设置
书页

第一百三十七章 府兵制的大问题(下)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
  土地不够分了,前线的将士拼死拼活的立下战功,回来后却分不到足够的土地,这正是大唐府兵制面临的最大问题,也是后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的主要原因。

  但其实大唐大唐并不缺土地,但却无地可封,这看起来有些矛盾,其实也很好理解,大唐缺的是肥沃的田地,而不是没有开垦的荒地,一块荒地想要变成肥沃的农田,最少也需要三年到五年时间,同时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,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不划算的。

  所以朝廷也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比如一块荒地,只要开垦后连续种上几年,那么这块土地就属于开垦者了,但就算是这样,每年开垦的荒地数量也很有限。

  当年大唐刚立国时,经过隋末的战乱,大量无主的土地收归朝廷,所以朝廷也有足够的土地赏赐给有功的将士,可是现在良田越来越少,新老贵族间的土地兼并也越来越严重,使得良田进一步减少。

  比如以关中为例,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没有田地可封了,甚至连河南、河北、山东一带的良田,也几乎全线告急,要知道这几个地方全都是大唐的核心区域,也是大唐最重要的兵源地,如果这些地方没有田地可分,那将直接导致府兵们没有作战的动力,大唐兵锋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锐利。

  “这些问题我也都知道,也曾经认真的考虑过,甚至朝廷也准备招募一些士卒,这样也许可以缓解一下现在的困局。”李弘沉思许久最后长叹一声道。

  “我大唐领土如此广阔,何愁找不到土地封赏将士,只不过就看朝廷是否愿意了?”张纵却是无奈的一笑道,他之前了解过府兵的情况,对于府兵的一些规定也颇为无奈。

  “你的意思是分封其它地方的土地?”李弘这时也终于明白了张纵的意思。

  “不错,既然关中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地分封完了,那就分封其它地方的,南方不够还有北方草原,甚至是西域,只要朝廷肯舍得,以大唐的人口,恐怕只会发愁人不够,怎么可能会担心土地不够?”张纵当即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道。

  “朝廷当然想过分封其它地方的土地,大唐的国土虽大,但良田却有限,而且大都集中在黄河与长江流域,除此之外,能够被人看上的良田并不多,我记得去年朝廷将朔州一带的田地分封给一支折冲府的将士,结果引得将士十分不满,甚至差点因此而哗变,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,所以现在朝廷也不敢再分封偏远地方的土地。”

  李弘说到最后也更加的无奈,朔州在太原以北,靠近北方草原设立的单于都护府,也是大唐的军事重镇,但就算是这样,许多人也不愿意到那里定居,毕竟那里异族混杂,安全方面肯定没办法与关中等地相比,土地也比较贫瘠,所以将士们自然不愿意要那里的土地。

  “将士们不肯要边疆的土地,那是因为朝廷分封的方法不对!”张纵十分肯定的道。

  “方法不对?”李弘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道。

  “不错,就是方法不对,以去年朔州的那件事为例,那只折冲府本来是从汴调过去的,将士也都是汴州人,要知道汴州那里全是大平原,而朔州却大都是山地,再加上天气苦寒,北方又是野蛮的草原人,汴州出身的将士自然不愿意要那里的土地。”

  “可是朝廷已经考虑到这一点,封赏他们的土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有余,这难道还不能补偿他们吗?”李弘却再次不解的问道,增加了一倍的土地,但将士们还是不肯去朔州,甚至闹到哗变的地步,这让他还是有想不明白。

  “不够,一倍的补偿远远不够!”张纵十分肯定的道,“朔州土地贫瘠,汴州的将士见惯了家乡的肥沃土地,自然看不上朔州的瘦田,另外人们也大都不愿意远离故土,再加上治安与气候等原因,更让他们不愿意在朔州安家,如果我是掌管分田的官员,至少也要给他们五倍甚至是十倍的土地补偿!”

  “五倍?十倍?这怎么可能?”李弘听到这里差点跳起来,大唐的田地本来就不够分,如果再几倍几倍的分下去,那岂不是更加不够?

  “太子不必惊讶,我说的是土地不是田地,其实我也想不明白,朝廷为何一直纠结于赏赐给将士的必须是田地,难道其它的土地不行吗?”张纵笑着摇头道,田地肯定是土地,但土地可未必都是田地,事实上在大唐这个时代,绝大部分土地都不是田地。

  “如果不赏赐田地,将士们去种什么,如果不种地,又哪来的粮食?”李弘却是一脸不解的问道,无论是大唐或是哪个封建王朝,几乎都是以农立国,所以对农业的重视是后世人想像不到的,这也大大限制了他们的思维。

  “殿下,并不是只有田地才有产出,比如草原,你赏赐给将士们一片草原,可以养牛养羊,就算自己不会养,也可以雇佣草原奴隶来养,另外有些土地上有矿藏,金银铜铁,甚至是煤矿都能让人暴富,哪怕是山地,也可以用来种果树或茶园,同样收入不菲……”

  托后世信息发达的福,张纵对各种发财致福的途经也十分清楚,特别是矿藏,如果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现一座矿的话,几乎可以等同于暴富,哪怕没有矿,广阔草原上也有许多发财的机会。

  “这些土地真的有人会要?”李弘却还是有些无法接受的道,毕竟在他的认知中,只有田地才有价值,矿藏虽然昂贵,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,至于草原,在他看来更是一片贫瘠之地,否则草原人也不会每年都想南下抢掠了。

  “只要朝廷舍得赏赐,必然有胆大者接手这些土地,当然这也要讲究方法,比如草原这一块……”

  张纵说着把自己的一些详细计划讲了出来,比如重点讲的草原,因为相比之下,矿藏还是比较少的,而北方的草原却几乎是无边无际,想要激发将士的接手的欲望,就不能小气,比如一个将士的功劳应该赏赐十亩良田,那么换成草原就要扩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。

  至于安全问题,也可以组织将士集体接收草原的土地,就像是后世的集体牧场一样,大片的牧场被将士集体共有,大家团结在一起,自然也就可以保证牧场的安全。

  “我明白了,这就像朝廷组织的屯田一样,只不过这更加的私人,朝廷只管赏赐,赏赐的土地则归他们自己管理,收益也归于私人。”李弘这时也终于眼睛一亮道。

  “不错,就是如此,另外这些将士若是能在草原定居,也可以稳定朝廷在当地的统治,鼓励更多的人向外迁移,从而缓解关中与中原等地的人口问题。”张纵再次开口道。

  这些年大家一直鼓励生育,这也导致大唐的人口增长极快,有些女子一生中能生七八个,甚至是十几个孩子,虽然夭折的很多,但能活下来的也不少,这也让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现过多的问题,比如整个长安城,人口就超过百万,光靠整个关中平原的供养已经有些吃力,这也是为什么李治多次去洛阳,并且有意迁都的原因之一。

  李弘这时再次沉思了许久,最后终于抬头道:“这件事关系重大,哪怕是我也无法做主,而且我也需要与别人商议一下,日后再做决定!”

  “殿下英明,这些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,而且我也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想法,就算是想要实施,也需要集众家之长一起讨论,当然如果其它人有更好的办法那是再好不过。”

  张纵也再次笑道,他的影响力远没有达到让李弘言听计从的地步,而且李弘也只是太子不是皇帝,这种关乎到大唐国策的决定,也不是他能轻易做出选择的。

  时间不早了,张纵也起身告辞,等到他回到家中时,却发现婉儿正在厨房中哼着小曲做菜,而当张纵进到厨房,却发现地面上摆放着不少新鲜的蔬菜。

  “公子你快看,长孙家派人给咱们送来许多的蔬菜,说是新上市的菜,让咱们先尝尝!”婉儿看到张纵也欢快的跑过来,一指地面上的蔬菜道。

  张纵听到这里也是一笑,长孙家的蔬菜上市后,也遭到了疯抢,甚至可以说有钱都买不到,不少富贵人家都是直接派人去暖棚那边直接付钱,然后一车车的往家里拉,所以真正能流到市面上的蔬菜并不多,幸好长孙元怡是个细心的女子,竟然还能想到给自己送菜。

  时间过的很快,一场大雪将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银白,而就在这场雪后,狄仁杰也终于从昭陵回来,并且上书为权善才申冤,毕竟他就算是有罪,也罪不至死。

  狄仁杰的上书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,同时也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纷纷跳了出来,而设局陷害权善才的幕后主使,也肯定在这些人之中。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