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书页

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朝议之前的奏折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
  今儿十二月初一,大明的大朝议,一大清早,各路官员都在宫殿外等候。

  雪挺大,万岁爷心疼自己手下的官员,叫能进来的都进来了。

  内阁首辅杨大人自然是稳坐头把交椅。

  今儿他们东林党准备要给皇上上书一下,关于榆林地方总兵的事儿。

  这会儿万岁爷还没来,他们几个大臣开始先一步聊天儿。

  崇祯皇帝的现状,他手下的官员那是结党营私的。

  汉武帝就不喜欢,只要结党人家就都杀一遍。

  所有的皇帝也不喜欢。

  政治,其实就是个茶话会,本质上来说,政治的核心是人际关系,用的手段是聊天儿,处理政治的地方一般是茶台前。

  自己手下的官员若是结党,就意味着,这事儿,等皇帝知道,那百官给他的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决策权,而是一个选择权。

  大伙儿都知道,小孩子才做选择题,崇祯爷,可不就是百官糊弄的小孩儿嘛?

  崇祯皇帝自己有时候都想,他都羡慕大汉,虽然说大汉总被外戚给弄得死去活来,但是外戚这种人,首先都是皇帝的亲戚,是最亲的那一帮人。

  你看田蚡,给汉武帝弄得要死,只好搬出一套:稚儿稚儿的,舅舅开始劝外甥了。

  朱由检没当上皇帝的时候,总以为自己老哥是个傻叉,是个弱智,本来就是小娘生的,当上皇帝还一天整幺蛾子。

  现在他每天上朝,往底下一看,好家伙,这些老头子一个个的都不好对付啊!

  前两天浙江又有民乱的消息传来,还是锦衣卫传的,这信息到了皇帝的案几上,底下就是内阁首辅大人给的批注:

  无事生非,信口雌黄。

  人家杨大人加了这一行字,还要给崇祯爷过目,什么意思啊?

  这就是在告诉万岁爷,你看,我,东林党党魁,你大明的皇帝,你,我,一拨人,他们锦衣卫,没有一个好东西。

  这话吧,若是朱由检还是信王,他是愿意相信的,而且很愿意。

  但是当朱由检变成了大明的天子,他就不愿意相信了;他有些狐疑,这会儿日子了,锦衣卫当真有这么大的胆子,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,在这里传虚假的信息?!

  他们敢吗?锦衣卫其实已经被自己给撤销了啊!

  只是原部人员还在待命,等着朝廷给个安排呢。

  也就是说,这帮锦衣卫,是借着卢肇庆上任榆林,等着被办呢!

  若不是卢肇庆还算个运气好的,之前小廷议给了个收复辽东的办法,锦衣卫现在就该跟着魏忠贤一起去世了!

  皇帝这个物种,最可悲!

  因为他不知道谁可以信任,甚至他都不敢信任人!

  那东汉末年时日,当朝天子不就挺信任董卓的么?结果怎么样?董卓把皇帝的女人那叫一个安排啊!

  崇祯现在也慢慢发觉了,这帮东林党,好似没有那么温良恭俭让。

  这帮人也有自己的诉求,而且崇祯还反应过来,这群官员的诉求,才是天下最大的弊病。

  今儿早上大朝议,本该皇帝是不能迟到的,作为天下万民的皇上,作为老天爷的儿子,大朝会他朱由检应该早早准备好上去往龙椅上一坐才对。

  但现在,万岁爷手中捏着几封文书。

  同样,文书上面都飞了一尾胖头鱼。

  也是锦衣卫的探报!最后面的一封,外壳是个锦衣文书,里面却盖了总兵大印,这是卢肇庆的。

  这几封文书的内容不相同,都不是一个事儿。

  但是朱由检却看出了联系。

  江浙那边,说是有民乱,本地官员勒令百姓种植桑麻,不让百姓种植粮食。

  还纵马踩踏将熟的秧苗。

  这活儿该地官员不是第一次干了,朱由检还是信王之时,他就看过类似的事情,那还是他爷爷手上的事儿。

  现在,这事儿还在发生。

  朱由检本来是这么想的:是地江南,地气充足,不缺吃穿。自然是要追求一些经济利益的。

  百姓愚钝,有父母官带他们发财还不珍惜,枉费大明官员的父母心思。

  但是卢肇庆的文书却改变了朱由检的想法。

  卢肇庆的奏折不是很厚,说穿了也可能是卢大人没脸上个太厚的奏折。怕皇帝陛下糟心。

  但是卢肇庆的奏折中,重中之重说了这么一件事儿,说他自从沦落到同济城,给同济城的创始人李九州,擅自作主,给了一员守备参将的差事。

  还详细说了一下榆林是地的概况,并且向皇帝阐明,虽然他自己,卢肇庆本人可能没有对榆林的掌控力。

  但是李九州是有的,榆林能从叛乱中脱身,未来还是要看李九州的力量,朝廷应该给李九州一个名分。

  他自己就先行作主了!

  这一通分析,主要是让皇上不要责怪他,毕竟当时的情况,吴总兵精兵尽失,闯贼之所以没有继续荼毒地方,就是因为北边儿有个同济城。

  这个名分给了李九州,闯贼就害怕,若是擅自摸了榆林城的屁股,同济城的精兵南下,起义的阻力就太大。

  万岁爷看到这儿,其实心里并没有恼怒,说白了,皇帝都没什么怪脾气,只要掰开揉碎了说,有几分道理皇帝也能看得进去。

  但是朱由检这么一品味,这事儿就坏了!

  卢肇庆好不好死地,开始分析同济城,他的文书中讲到:

  同济城别看兵强马壮,但是同济城耗费巨大!一个同济城,若是用钱粮来计算,比整个榆林镇的开支都不让分毫。

  这帮家伙吃肉!他们换来的牛羊,多半都是直接宰杀吃掉。

  只有母牛、母羊留着产奶,当不上种兽的公畜生都是下了肚。

  卢大人认为,这是朝廷羁縻同济城的办法,因为同济城本身不产粮食。该是要用经略边疆的办法经略同济城,那么未来同济城成为大明打入河套,重拾北庭的一个楔子。

  就算眼下,笼络了同济城的李九州也是好事儿,未来辽东打仗,若是让李九州去,那估计是有戏。卢肇庆还详细写了文字,讲述同济城之前被满人攻打。

  文书里这么写:“崇祯元年秋,建奴使臣携蒙地暗探,统共万余人进犯同济城,一战,同济城击杀敌酋一千四百余,后建奴使臣被林丹汗的骑兵全员击杀。此战,当得是同济城首功,但臣以为,同济城之武功,并非天下难有。其一,建奴轻敌,火器军队我大明历来有之,建奴也多打过一些交道,以为同济城的火器并无什么神奇。”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