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书页

第一百一十八章 :许昌之才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
秦汉三国第一百一十八章:许昌之才第一百一十八章:许昌之才  过午之后,程昱满脸酒熏,施施然的回来了。

  刘备头疼了一个早晨,没想到程昱回来时居然是酒足饭饱,不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。

  等程昱坐定之后,刘备先让他用茶醒醒酒,这才半含埋怨的说道,“仲德好自在。

  “哪里有什么自在,今日大破钱财。

  ”程昱笑吟吟的说道,“好在此行目的已经达到,倒也值得。

  刘备诧异的看着程昱,“什么事情要在酒桌上做?”

  “不是酒桌,是酒楼,”程昱笑嘻嘻的,“要说天下间的闲言碎语,再没有哪一处能比酒楼与ji寨传得更快,昱今日连换四处酒楼,无非为得是这一样。

  程昱这么一说,倒把刘备的兴趣勾上来了,“能让仲德如此费心,不知是何事?”

  “主公,”程昱面容一肃,“所谓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京师为主公根本,京师不宁,主公如何立足?主公既知京师有荀司空居心叵测,则何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?昱今日出门不为别事,只为散播一些闲话而已。

  刘备涑然一惊,“仲德,荀司空虽处处为难,然祸不及其余,若是将我等猜测散播民间,只恐殃及文若与公达二人。

  如此玉石俱焚,他日悔之不及。

  “不碍,主公且请宽心,昱所散播无非专对何颙,此昱釜底抽薪之策也。

  主公既言此人为荀司空所荐,则何妨以此法除之?”

 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。

  不由暗暗钦佩程昱用心巧妙,只不过略显得毒辣了一些。

  程昱见刘备脸上有些不快,立刻猜到了刘备的心思,嘿然一笑道,“主公以为昱此计有失君子,岂不闻兵者诡道也?大丈夫取功名当光明磊落,只在直中取。

  不在曲中求,然此虽正道。

  却也为迂道,不知变通之道。

  若方今天下太平,四海归心,则当以君子之道示之天下,然眼下四海涂炭,民皆倒悬,安能如此诚厚?便以何颙来说。

  此人自恃薄有辩才,竟为袁绍张目,乱我朝堂,便以此计绝之亦不为过。

  刘备倒不是觉得程昱失君子,只是觉得何颙才华可惜,现在听程昱这么一说,倒有些坐不住了,赶紧道。

  “仲德所言极是,备原以为人才难得,倒是有些妇人之仁了。

  “不然,”程昱笑道,“燕王千金市马骨,使贤才络绎于途。

  此千古致人佳话。

  主公有敬才之心,此为好事。

  如主公这般,何愁人才不得?”

  刘备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,忙岔开话题,将刘晔带回来地消息以及庞德公为孙坚筹谋的事情说了出来。

  程昱见刘备面色凝重,不禁失笑道,“主公独揽大略,胸襟非比常人,何必忧心于些些小事?庞德公之智固然非同小可,然黄承彦既与刘表反目。

  其弟子简雍又投身于主公帐下。

  主公何不敦请黄承彦相助,如此有两般好处。

  一则荆襄智士不至尽为孙坚所得,二则听闻孙坚久慕黄承彦之才,如此可绝其所望。

  刘备一拍自己的脑袋,“非仲德点醒,备尚在梦中。

  ”想到能将黄承彦罗致到帐下,刘备不禁一阵兴奋。

  见刘备一副欣喜的神情,程昱不由莞尔笑道,“此事未成之前,主公不可希望过大,一来免得招致都乡侯帐下之人嫉恨,二来,这些贤能之人向喜鹤啸山林,非富贵所能致也。

  况庞德公是否确已为孙坚所用尚不可知,主公还应多以眼下诸般要务为重。

  “仲德说的是,”刘备点头道,“说道此事,适才因文和在,备不好多言,那许昌都尉张滔与我向有罅隙,其中波折极多,备对此事疑惑难定,还请仲德为我思之。

  许昌有四万多兵马,如果能收许昌兵马为己用,宛城或许可以做到先收江夏、夏口,继而取新野、湖阳,使刘表束手而降,同时又能震慑孙坚,所以程昱立刻肃容以对。

  刘备从他当年在玉峰山打败张滔一事开始说起,之后种种纠葛毫不隐瞒,最后道,“眼下宛城缺得是兵,而许昌有大军四万多,奈何不得良途以用,备为此左右为难,仲德可有何良策?”

  程昱沉默了好半晌,终于缓缓的摇头,“主公,若说张滔对主公,想必已无多少恨意,只是眼下各州多抱以坐山观虎斗之心,许昌亦如是,此非张滔一人可以决定。

  欲借兵马,非一能辩之士效俪食其当年不可。

  依昱之见,宛城中唯有一人能行此事。

  “仲德说的是何人?”

  “刘晔刘子扬,非此人不足以成事。

  刘备一愣,“不瞒仲德,适才我与文和嗟叹兵少之时,子扬亦在场,我们还说道许昌有兵,子扬既有如此能力,为何当时不说?”

  “主公有所不知,”程昱笑了起来,“子扬非不能也,是不愿也,这许昌城中有他一个对头居住?”

  “子扬地对头,是谁?”

  “子扬少年好工,且好击剑,任侠仗义,在乡中颇有声名,后来游学颖川,结识一人,年纪比子扬还要小上两三岁,两人相谈甚欢,不料却为一句话争辩起来,两人终于大打出手,子扬居然败阵,此事为子扬生平之耻,故子扬曾言道不得剑技大成,终生不入许昌。

  “到底这个人是谁?”刘备听的津津有味,忍不住问道。

  “此人是昱地同窗,姓徐名庶,字元直,乃颍川阳翟人氏,少年起便嫉恶如仇、扶危济困,只因年纪小,徐母又严命其不得远行,致其不得多方游学,否则以此人才干,实十倍胜于昱也。

  “徐庶?他现在多大年纪。

  ”刘备的眼睛亮了起来。

  “昱比元直大上六七岁,算起来,元直今年已一十九岁了。

  ”程昱以为刘备会决定徐庶的年纪小,忙又补充道,“主公切莫以为此人年纪尚轻,此人胸中韬略实不下数十万雄兵,说到观天象、明地理、识风角,用奇门,昱不及此人多矣。

  “好一身屠龙之技,”刘备哈哈大笑。

  他知道程昱说这番话都是出于真心,而恰恰是因为句句真心,才更加难得。

  让一个才情横溢的的人如此真心推崇,后者需要有多大的才情?

  “徐元直可在许昌?”刘备有些迫不及待的要见到真人了。

  “在是在,只是有一样,”程昱面露为难之色,“此人事母至孝,要想请此人出山,非先请见其母不可。

  刘备颔首微笑,心说这个他早已经知道了。

  按:徐庶地生卒年史所不详,有说168年,也有说171年,刀子向前推了三年,还请读者勿要计较为幸。

 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。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