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书页

第308章 朝廷威严的另外一种解读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
  提高粮价?还翻倍!?

  提到这个消息,谢直硬生生地给气笑了。

  这是粮商为了营救粮商总会林会长想出来的套路?

  找死!

  谢直刚刚卸任河南县尉,在任三个来月,其实干的是代理县令的活儿,时间虽然不长,效果却相当突出,刚把河南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,老百姓刚刚过上几好日子,你们粮商就串联起来穷折腾,这不是找死是干什么!?

  要知道这可是大唐!

  官本位的封建社会!

  别的不,真把谢直逼急了,一句“林会长有口供,XXX也是同伙”,那还不是想抓谁就抓谁!?

  真到了那时候,你还想营救林会长?你先把你自己保护好了吧!

  至于所谓粮食涨价,谢直根本就没当回事!

  原来的粮价,一斗米,二十文,一石米,二百文。

  “斗”也好,“石”也好,都是容量单位,用来衡量米,大概是,一石米,一百斤。

  那么,换算为重量的话,基本就是,一斤米,两文钱。

  而大唐人一才吃多少东西?

  以一个五口之家为例,不能吃的,一三斤左右,能吃的,一五斤左右。

  注意,这是生米的消耗,要是把生米做熟了,数量还得增加七八成……

  这么一算的话,不能吃的,五口之家一吃饭也得吃掉六七斤大米放……

  大唐人,真能吃!

  大唐人算不得能吃,这和饮食结构有关系。

  后世,一顿饭,您来一个最普通的盒饭,一个鸡腿,少量炒土豆丝、少量西红柿炒鸡蛋,再加上三四两米饭,ok,一个成年男子就够吃了,撑倒不一定撑到谁,但是起码不饿了。

  但是大唐人能行吗?

  普通大唐人吃啥?一碗杂粮饭,两条咸菜,没了。

  你想,没有油、没有糖、没有肉……不爱吃不爱吃的,起码一点油水都没有啊,这种情况下,一个成年男子,一顿饭吃一斤大米,那真是玩儿一样。

  事实上,一三五斤大米,还真不一定够一个五口之家吃饭的,人家都怎么吃?成年男子要干体力活,得吃干饭,专门弄出来给他吃,不管一顿是一斤还是一斤半,得让他吃的差不多了,剩下的人,不管你是媳妇还是老娘,统统熬粥,吃个半饱就得了,等着下一顿吧……

  你大唐老爷们能愿意让家里人喝粥吗?又是老娘又是媳妇的,咋办?吃完干饭赶紧干活去!

  乡镇种地的就不了。

  只生活在洛阳城里面这些卖力气的。

  在大车帮还没有创立之前,大唐的用工费用,基本是一十文钱,换算成大米,五斤生米,这要是碰上能吃的五口家庭,够一吃饭的,然后多少还有点富裕——至于为什么有富裕,就是因为生米和熟米的关系了,不多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开元、宝年间是大唐盛世,除了文治武功之外,最重要的因素,能让老百姓吃饱饭,这在中国历史上,就是盛世的硬性标准!

  现在粮价翻倍,这就有点操蛋了,原本的富裕,没了,不定碰上生存压力比较大的家庭,可能还不够吃的,但是呢,也没差多少,大不了大唐老爷们跟着一起喝粥呗,反正饿不死……

  该怎么就怎么,洛阳这些粮商,单单就卖粮的这个角度,确实专业,你看看这次提价,正好卡在脖子上。

  提少了,老百姓虽然怨声载道,但是对日常生活影响不算大……

  提多了,老百姓就全吃不饱饭了,久而久之,肯定要暴乱!

  现在呢?粮价翻倍,正好!

  暴乱,不值当的,毕竟还多少有条活路,没有饿死人……

  不暴乱,难受,谁吃不饱饭都难受……

  既不引发更加恶劣的后果,也还能让你难受,欸,这么一来,紧迫的局势就营造出来了……

  洛阳这些粮商,就是要用这种紧迫的局势,来倒逼谢直释放林会长!

  谢直为什么不拿这些粮商的威胁当回事?

  因为他知道这种紧迫的局势,他们维持不了多长时间。

  为啥?

  算算时间,如今已经是五月底六月初了,夏粮,下来了!

  洛阳城左近的夏季粮食已经成熟,如今正在紧张的收割,今年又是几年以来难得的一次丰收年份,只要等夏粮收割完成,一入库,那粮食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……粮商想用粮价来威胁谢直,两字,做梦!

  谢璞父子对粮食的认识没有那么清楚,一听因为谢直的关系粮价猛涨,顿时紧张了,结果听了谢直这么一分析,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,不过二叔谢璞还是提醒谢直。

“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,但是你还是心为桑  你也知道,子驻跸洛阳城之后,主要的行政命令,全跟粮食有关,张相营田,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,裴相兴建河阴仓、疏通漕运,是为了用沟通江淮和中原的联系,以此来维持粮食的稳定……

  如今却因为你造成了粮价上涨,不管其中具体缘由如何,总归是和朝堂大方向违背……

  这一点,你要留神。”

  谢直听了,沉默地点点头,二叔这话乃是老成之言,不是真正亲近的人,不会提点到这种程度,他的意思很直白,当官,你要看得懂朝廷的大势所趋,要顺势而为,不要逆势而动!

  现在朝廷的大势是什么?粮价稳定!

  而谢直你却造成了粮价不稳,不管有多么正当的理由,这都不行!

  把朝廷成一个组织也好,一个团队也好,你得跟所有人一起劲儿往一处使、心往一处想,你才能在这个团队中如鱼得水,要不然,无论你又多大的能力,你都会被孤立!现在所有人都在努力地维持粮价稳定,结果因为你,不稳了,这不成练乱的吗?这是政治上绝对失分的一种表现!

  谢璞一见谢直听明白了自己的话,不由得心中感慨,除此之外,又补了一句。

  “所以,如果可能的话,尽量早一日把粮价打压下来吧……”

  谢直点头、冷笑。

  “二叔不,三郎也是这么想的,敢给我找麻烦,他们的麻烦大了……”

  结果……

  粮商的麻烦还没大呢,谢直的麻烦就大了。

  第二,大朝会,监察御史杜九郎当堂弹劾谢直,肆意抓人,致使粮价翻倍!

  李老三当即大怒,连为什么抓饶原因都没问,一听“粮价翻倍”这四个字就急了,朝廷这么多人,两年工夫白费了!?就因为你谢三郎!别废话,放人!

  谢直一听也怒了,不放!他昨听了谢璞的劝解,也知道所谓的“大势所趋”是怎么回事,正琢磨着想想办法呢,结果李老三这么不问青红皂白地让他放人,他心头的火气“腾”的一下就起来了,不放就不放,谁来都不好使!

  李老三一看,嗬,你还有理了是吧,李尚隐呢,你不是御史台的老大吗?这就是你推荐出来的监察御史,你怎么!

  李尚隐……有他么我蛋事!

  谢直更怒,你少找我们老大的毛病!我查案查到林会长了,抓他,经地义!你就算是要稳定粮价,也不能什么原则都不讲了!今要是放了人,日后粮商再犯罪了怎么办!?难道接着放人不成!?王子犯法还与民同罪呢,他一个粮商多个啥!

  李老三彻底怒了,那也不能看着粮价成倍的涨啊!

  谢直特瞧不起李老三这德行,你脑子是怎么长的!?粮价高了,打压粮价啊,放人那叫什么事儿?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!?

  李老三问他,你怎么打压粮价?

  谢直一声冷笑,开含嘉仓,放粮!

  结果李老三还没话呢,司农寺卿陈思问就跳了出来,你放屁!含嘉仓不但要负担朝廷官员的俸禄发放,还有存储粮食、以防灾人祸的重任,是用来维持粮价稳定,那也得分情况,怎么可能因为你一个监察御史胡作非为就开仓放粮!?这要是以后突然有什么别的事,拿不出粮食来,算你的还是算我的!?

  谢直没好气地问他,今年夏粮不是丰收了吗!?你先开仓放粮,十时间不到,新粮就能入库,怕个屁!

  陈思问的脸也黑了,含嘉仓是国家经济的最后一道防线,一切作为,必须以稳定为主,只有等新粮入库之后才能房梁,断然没有新粮没有入库、我就把陈粮放出去的道理,这么吧,含嘉仓的粮食太重要了,只能多,不能少!你想让我放粮,做梦!

  人家陈思问是司农寺的老大,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国家的战略储备粮的稳定,专管含嘉仓、河阴仓等常平仓的相关事务,他不能放粮,这就是专业意见,即便李老三也不能强迫他。

  李老三听了“专业意见”之后,对谢直,听见没有,还不放人!?一个的粮商就能惹出这么大的麻烦,像话吗!?

  谢直一梗梗脖子,不放!

  李老三真急了,嘿,谢三郎,我可告诉你,你们御史台老大管不了你,我可管得了你,你这个监察御史,还是我下旨给你封的呢!你不听话是吧!?那你这个监察御史也别干了!我看你不当这个监察御史,你还怎么扣着人不放!

  谢直也急了,官是你封的,没错,但是法是他犯的,我谢三郎别的没有,就是看不得别人作奸犯科!你让我当这个监察御史,好,我用朝廷律法来惩治不法之徒,你不让我当这个监察御史,行,别怪我没提醒你哈,我出了金銮殿就去御史台,我他么自己动手一刀捅了他!我看谁接手之后放出去个死人有个屁用!

  李老三一看,卧槽,大唐立国百年,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,你特么是监察御史还是流氓啊!?你还敢威胁我了是吗!?

  谢直一脸冷笑,我特么有什么不敢的!粮商提价,这是干啥?这就是在威胁朝廷!你们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!?他们一群的粮商都敢威胁朝廷,我堂堂一个监察御史,走的正、行的端,我有什么不敢的!?

  旁边的张九龄一看,不行,劝劝吧,再不劝劝非打起来不可,他也是没想到汜水谢三郎竟然如此刚烈,敢在金銮殿上跟李老三扯着脖子嚷嚷,你是监察御史不错,不畏皇权也挺好,但是就不能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吗?你看看给其他上朝这帮官员吓得,一个个都快疯了,连出面弹劾谢直的杜九郎脸都白了……

  大唐右相还是有水平的,出面之后先是训斥谢直闭嘴,上来先罚俸三月以示警告。

  然后又转过头来劝慰李老三:

  其实……人家谢直的话吧,也不能算错……不是,你先别着急,听我,听我……陛下你想啊,粮商早不提价晚不提价,偏偏在林会长被抓之后提价,这是什么意思,还不是就想谢直的,这是在威胁朝廷啊……

  人家谢直也是朝廷命官,查案抓人有什么不对的,他们粮商都疯了,威胁他?威胁他不就是威胁朝廷吗?粮商一威胁,咱们就把人放了,那成什么了?

  朝廷威严何在!?

  咱们坚决不能惯他们这种臭毛病!要不然以后朝廷的工作还怎么往下推行啊,是吧?

  要不大唐右相有水平呢,他把这件事情直接跟朝廷威严联系到了一起。

  朝廷威严不就是李老三的面子吗?

  这里面有个转化特别巧妙。

  原来杜九郎的弹劾,是谢直肆意抓人,致使粮价上涨,让朝廷两年的辛苦付之一炬,把谢直推倒了整个朝廷的对立面上。

  李老三为什么生气?

  他是子,很大程度上就是朝廷这个组织机构的代言人,谢直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上,就是站在他李老三的对立面上。

  现在呢?

  经过张九龄这么一转化,嘿,不是那么回事了!

  谢直坚持不放人,是在考虑朝廷的威严,按照“老三”这个等式来考虑,谢直这是再给李老三挣面子呢!

  你李老三还能生气吗?

  经过张九龄这么一劝(转化),李老三的气也就消了。

  但是,也不能看着粮价就这么高啊?

  回到问题的根本——怎么办?

  张九龄一笑,粮价高?打压之!

  谁去?

  解铃还须系铃人!

  谢直,你来!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