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书页

第九十七章:有野望的晁错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
  宣室殿。

  晁错看着这并不辉煌的宣室殿,等待着刘启的到来。

  刚才已经通知了章德,想必很快就会过来。

  晁错这么早来是因为陈安在昨日突然找到了他。

  内史府。

  “陈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?”晁错用帕子擦拭着卷宗得外表说道,

  虽然这些年麻纸已经普及了全国,但有些重要的卷宗还是用的简牍来保存。

  看着晁错的动作,陈安微笑道“晁大人真是闲情雅致,这个时候还有空来擦拭以前的卷宗。”

  晁错闻言顿了下,说道“陈大人此话怎讲?”

  陈安笑了笑,呡了口茶水“陛下初登大位,各个以前的亲信皆被提拔,包括你我,但有些人却动不得。”

  晁错来了兴致“比如?”

“我的老师,丞相大人申屠嘉;他不仅是五朝元老,而且在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对陛下  给予了许多的帮助,这凭这两点就让陛下无法动他。”

  晁错却笑道“所以那陛下为何要动他呢?”

  陈安起身走到了晁错面前“不是陛下,而是晁大人你。”

  晁错擦拭卷宗的手停了下来,一把砸向陈安!

  “咻!”

  陈安连忙用手一挡“晁大人不妨让我把话说完。”

  晁错冷哼一声“哼,有话快说,本官没时间陪你耗着!”

  晁错这声冷哼像是在说没必要用这么低级的手段。

  陈安舒了口气,他还真怕晁错一言不和打过来,要是真打起来,自己把他打伤了,那今天不就白来了吗?

  “咳,晁大人还记得以前我任中郎得时候,你曾经上过奏疏,提议削藩。”

  晁错嗤笑道“怎么?你是来劝阻我的?”

  “不不不,晁大人你误会了,关于削藩我也是很赞成的,但不代表朝中其他的大臣们也会赞成。”

  晁错像是恍然大悟一般“噢,你是指的丞相大人吧!”

  “不错!”

  突然晁错又变了脸,呵斥道“那这又与本官何干?本官上奏疏是陛下,而不是给他丞相!”

  果然是一个目中无人的家伙!这刘启才刚登基,这晁错就开始了。

  陈安平缓了一下心情“晁大人,你现在要清楚,如果你现在上奏削藩,陛下也许会同意,但朝中其他大臣肯定是不会同意。特别是以丞相大人为首,更何况还有太皇太后在,她老人家想要安定,是绝对不允许削藩的。”

  晁错听到这才转过身来“那你今日前来是要我放弃?”

  陈安一笑“不是,反而我是来为晁大人出谋划策的!”

  晁错放下手中的重新捡起的卷宗,左手做出邀请状。

  “请!”

  两人坐于案几边。

  “削藩此事势在必行,但我们需要循环渐进;首先需要斩断丞相大人与其他列卿的联系,那就是我站在晁大人你这边;这样至少可以让一些列卿处于中立的位置;然后我们再一个个的解除,等到我们话语权足够后就可以提出削藩。”陈安答道。

  晁错闻言却看向陈安,玩味的笑道“你这样不怕被别人说欺师吗?或者背叛师门?”

  陈安一脸无所谓“我并没有背叛师门,只是我与丞相大人的理念不合罢了,他老人家已经老了,有些时候思想比较固化。”

  晁错思考了许久。

  陈安也不着急,他不怕晁错拒绝。

  晁错是一个一心只想往上爬的人,他今年已经四十四岁了,他不如贾谊聪明也不如贾谊一样有当时担任廷尉的吴公举荐,但他活的久。

  从师从法家到为了升官去学习儒家;从一个秩百石的太常掌故升到现在秩中两千石的内史,花了十几年。

  现在如果再次升官就是向三公之位发起冲击了;而且现在没有太尉,相当于只有两个位置留给他,想要冲击三公之位,不出意外只能等上面的申屠嘉和陶青挂掉,这样的话不知道要等多久。

  上任的丞相张苍一百多岁了到现在还没死,如果不是顶撞刘恒的话还不一定,即使这样张苍做丞相也做到了九十多岁,申屠嘉现在八十二岁,陶青更年轻;所以晁错只能动用偏激的手段,那就是用功绩来把自己堆上去。

  又过了一会儿。

  “本官同意了!”

  陈安露出欣慰的笑容“晁大人果然有魄力,不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陈安看了看厅内就他们二人,用手撑着案几上,示意晁错将耳朵伸过来,俯耳道“要先等太皇太后驾崩!”

  刘启这人钟情但又滥情。

  说他钟情是因为他喜欢一个女人可以时时刻刻都在她身边。

  说他滥情是因为他和每一个女人的热恋期不会超过三年,最长也就三年。

  如十六娶了栗姬,接连宠幸了三年,结果三年连着生了三个孩子,老大老二老三。

  晁错在宣室殿等了许久才见到刘启伸着懒腰进来。

  刘启睡眼惺忪的笑问道“晁卿这么早来找朕有何事?”

  晁错看了看刘启的动作,还是扶着腰进来的,微咳了声“咳!陛下要注意身体,稍微节制些啊!”

  “哈哈,晁卿放心,这等小事不打紧;还是说说你今日来的目的吧。”刘启打了个哈哈。

  晁错在自己脑中思考了下,说道“臣今日前来是为了廷尉张释之一事。”

  刘启闻言顿时没了困意“张释之又怎么了?”

  晁错犹豫了下说道“张释之以前曾对陛下您大不敬,所以臣认为需要惩治一番。”

  晁错此话一出殿内安静了。

  这时在殿内的除了刘启晁错,再就是现在的中常侍章德,中郎周阳由,和一些其他的侍女侍卫;这两人都是刘启的亲信,而侍女侍卫则什么都没有听见。

  过了一会儿,刘启笑道“晁卿这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这点,以前看在先帝的面子上饶了他一次,虽然前两日王生那事让他涨了些名声,但如今朕还是要和他算一算账。”

  晁错见状笑道“陛下,还有一点,臣认为条侯现在身兼车骑将军和中尉两职,恐条侯难以兼顾,所以臣恳请陛下给条侯减轻一下职务的负担。”

  刘启这下算是明白了,今天晁错前来不是简单的想解决张释之,而是想将整个朝堂再变一变。

请记住本站域名: 黄鹤楼文学
书页